医疗领域大有可为,印刷标签要注意什么?

2021-09-07 10:56 深圳旭天印刷
二维码
102

随着大规模采购的实施、医保改革的深入、鼓励创新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资本市场上市新规出台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再融资新规,2020年医药板块投资将达到井喷态势,交易笔数达到635笔,同比增长约45%,交易规模达到351亿美元,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0% 2019年的194亿美元。

2021 年 3 月标签印刷,IQVIA 发布了《2021-2025 年 IQVIA 市场预测》。预计2020-2025年中国医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4.8%(±1.5%),2025年达到12897亿元。

随着医药市场的增长,医药产品的初级包装将继续主导医药产品的包装和标签市场。

医用标签的应用分类

1、血袋标签:

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对血袋标签的需求主要来自疾病患者和人员体检,需要检测血液成分,因此对血袋标签的需求量非常大。

2、输液标签:

输液标签主要承载药品信息,可直接印刷输液信息,大大简化了医院繁琐的悬挂流程,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药瓶标签:

你看到最多的是药瓶标签。药瓶标签通常包含药品的通用名称、适应症或功能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等。

4、荧光标签:

荧光标签颜色鲜艳,视觉效果强烈;抗紫外线、耐磨、附着力强,可附着于塑料、纸张、金属、木材、玻璃等不同材料的表面。

如果要对每一种药品进行检验,白码标签比较容易检测,但对于透明薄膜码标签,需要在不干胶材料表面印上荧光图案,或者自粘材料本身具有荧光效果,便于检查。

5、耐低温标签:

实验室对超低温存储环境有很高的要求。使用普通不干胶标签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必须使用耐低温不干胶标签。随着研发力度的加大,耐低温标签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例如试管标签等

6、多层标签:

多层标签是指具有多层底纸或多层复合的不干胶标签,可分为多层底纸不干胶标签和多层复合不干胶标签- 不干胶标签。多层标签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医院的需求。

7、低渗透标签:

与普通的瓶子贴标要求相比,在给装满液体医药产品的 LDPE 瓶贴标时,存在粘合剂渗透的风险。因此,需要具有低渗透性甚至非渗透性的标签。

8、防伪标签:

药品供应链中的“防伪”对于保证药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诞生了许多防伪标签。


药品标签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药品标签是药品不可缺少的产品标识。可以说是医药产品的身份证。药品标签的印刷也是包装印刷过程中的重要生产工序。

印刷材料的选择,医用标签的质量控制需要从源头做起,不能容忍印刷材料和油墨的选择马虎,需要认真对待。

1、印刷材料的选择

目前,大多数医疗标签都是用铜版纸自粘材料印刷的。用这种印刷材料印刷的医疗标签既经济又美观。医疗标签印刷企业确定了要印刷的材料种类后,必须在众多品牌的铜版纸粘合剂中进行选择,选择性能优良、质量稳定、性价比高的铜版纸粘合剂。

相关人员在验收铜版纸不干胶材料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适印性要求:

面材表面平整度要高,纸纤维排列紧密,颜色均匀一致;

底纸和面材韧性好,厚度均匀,剥离力一致;

纸卷端面裁切整齐,无溢胶。

2、墨水选择

一般铜版纸粘合材料对油墨的要求不高。选择流动性好、干燥性能好的油墨,可以在铜版纸粘合材料上显示出更好的印刷效果。由于医疗标签上的说明文字较多,字体较小,笔者建议使用额外的黑色墨水进行印刷,以保证全文墨水颜色标签印刷,同时也减少普通黑色墨水量过大造成小文字拖尾的情况发生墨水和干燥不足。肮脏的情况。另外,虽然不同品牌的油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换的,但混合使用时也存在性能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生产中要避免不同品牌的油墨混合使用。

另外,在混合专色油墨时,为了保证颜色的一致性,一般采用“称重法”来确定油墨的比例。先根据样品上标准色的色值估算各色油墨的比重,然后用电子秤称出各色油墨的重量,再将色油墨调匀,再用一小块纸来画墨水。墨层厚度应接近印刷墨层的厚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专色油墨的饱和度比样张上标准色的饱和度略高,这样在实际印刷时会更接近样张的颜色。使用“称重法”调整专色油墨的颜色后,根据各色油墨的重量计算百分比,并记录相关参数,便于批量印刷时控制专色油墨的颜色稳定性.

标签印刷_专业标签印刷_印刷合成纸标签

印刷过程及注意事项

目前中国大部分的医用标签都是采用凸版印刷工艺生产的。生产过程控制是整个药品标签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影响因素很多,每个过程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印前工艺控制

印前设计人员应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公司生产设备的技术特点,对医用标签稿进行制作和修改。一般建议网版线数设置为150线/英寸,凸版印刷的最小网点面积率设置为3%。如果原稿中有大面积的实心地面,建议将实心场、网屏色调图像和文字部分分开印刷。

医疗标签原稿处理完毕后,设计师根据分布检查点表(包括镂空、出血、套印、色码、格线、文字内容等)仔细检查医疗标签原稿。检查点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负责,工作人员再次校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出片,出印版。印版制作完成后,要注意清洁和保存。

如果不注意印版的存放环境,印版会变形,柔韧性降低,可能导致医疗标签套印不准确或断笔或小文字断线(尤其是标点符号)在印刷过程中。因此,应将印版平放并保持紧闭。板房温度控制在(23±2)℃),湿度保持在(55±5)%。

2、印刷设备检验

医疗标签印刷前,相关人员需要对印刷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其中,应检查印刷设备的供墨系统、压印滚筒和UV固化系统。良好的供墨系统是保证印刷品墨色平整一致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定期检查和更换供墨系统的各种胶辊。压印滚筒要经常清洗和检查,使其表面光滑干净,这也是保证印版压力均匀的前提。

检查时要特别注意紫外线系统的反射器。 UV灯发出的紫外线有70%被UV系统的反射器反射到承印物表面。如果反光板表面布满灰尘,氧化严重,不仅会降低UV系统的光能效率,还会影响印刷效果。产品的固化速度。因此,应定期清洁、维护和更换紫外线系统。

3、主要印刷设备参数的调整

在医疗标签的印刷过程中,需要控制印刷油墨的用量和印刷压力。供墨量的大小尽量通过墨钉调节,墨斗辊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来搅动油墨,使油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印刷品的油墨颜色一致。

印刷压力的调整一般遵循“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的原则。将场、网图、文字部分制版和印刷分开,有利于控制各部分印刷压力。

4、印刷过程中的自我检查

印刷设备的操作人员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独立检查。每张医疗标签印刷后,都要根据独立核对表的内容进行一一检查,尤其是文字内容的校对。一句话仔细对比。同时,完成印刷过程的产品必须有良好的质量标签记录,包括缺陷原因、缺陷数量、缺陷位置等。质量标签记录是防止漏检、提高检验效率的有效途径。每一道工序都要保持良好的交期,认真监督填写。

5、印后模切加工

大多数医用标签的尺寸都比较小,需要很高的模切精度。圆形模切虽然可以很好地控制模切压力印刷包装,但由于成本较高,中短版作业一般为平床模切。平面模切的缺点是模切模尺寸小,模切压力不易调节,模切困难。如果选择平面模切,则需要选择平整度、耐压性好、厚度1~2mm的模切底板;模切压力应按照“从小到大,慢慢增加”的原则进行调整。调整局部模切压力时,尽量采用“少刮底板,多垫底板”的方法。保证了模切压力的稳定性和调整的灵活性。

在模切过程中,操作者要时刻注意模切压力的变化,避免因不干胶材料的底纸被切断或面材不能完全切断等问题。

6、成品质检

在印刷过程完成后,需要对成品医疗标签的质量进行检查,这也是确保将高质量成品交付给客户的最后一道障碍。目前大部分医疗标签印刷企业主要依靠人工检测进行医疗标签检测。人工检测容易受个人技能、经验、情绪、环境等多种因素干扰,检测标准一致性差,漏检时有发生。为防止漏检,一般采用专项检查或重复检查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检测效率低,检测效果不是很理想。近年来,自动标签质量检测设备的出现,有效避免了人工检测的不足,保证了整批药品标签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检测成本,缩短了交货周期,为质量管理提供准确数据。

7、清场工作

医疗标签有很多种。有时不同的医疗标签工作只是个别词不同,不易区分。因此,一些标签印刷企业容易出现混标问题。因此,印刷、印后处理、检测都需要严格执行。清理现场,将不同的医疗标签工作有序分开,并有专人负责检查和监督。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